2 紅外檢測儀器
  紅外檢測儀器可以檢測到這種過熱型火災隱患發射出的紅外輻射能量,并將其轉換成相應的電信號,經過專門的電信號處理系統進行處理,最后再經成像裝置得到與物體表面溫度相對應的熱像圖,確定過熱點位置和溫度。這就是紅外檢測技術檢測電氣火災隱患的依據。
  紅外檢測儀器多種多樣,目前在我國消防工作中普遍應用的有三類,即紅外測溫儀、紅外熱電視、紅外熱像儀。

3 電氣火災隱患檢測和判斷方法
  紅外檢測技術主要應用于過熱型火災隱患的檢測和判定。
  3.1 電氣火災隱患的檢測
  電氣火災隱患的檢測過程一般為四個步驟:
  (1)使用紅外熱電視或熱像儀對一般的電氣設備和線路進行全面掃描普遍檢查,發現其異常發熱部位。對重點電氣設備和線路的發熱部位攝取熱像圖;
  (2)用紅外熱溫儀對異常發熱部位進行測溫。測溫時,應首先正確選擇被測物體的表面發射率,選擇適當的參照物確定環境溫度,鍵入環境溫度、相對濕度和測量距離等補償參數并選取適當的溫度范圍;
  對同一測量對象應從不同的方位進行測量找出最高發熱點的溫度值,對不同的測量對象進行測溫時應保持距離一致和方位一致;
  (3)記錄異常發熱電氣設備的實際負載電流、發熱部位的表面溫度以及環境溫度;
  (4)利用計算機對熱像圖的溫度場進行分析處理。
  3.2 電氣火災隱患的判定方法
  3.2.1 溫度判斷法
  根據紅外測溫儀測得的電氣裝置發熱部位的表面溫度,同時考慮負載率和連接部分接觸電阻的情況,分析可能存在的電氣火災隱患。
  必要 此法是為排除負荷及環境溫度不同時對紅外判斷結果的影響而提出的。當環境溫度低,尤其是負荷電流小的情況下,設備的溫度值并沒有超過規范標準,但大量事實證明此時的溫度值并不能說明該設備沒有缺陷或故障存在,往往在負荷增長之后,或環境溫度上升后,就會引發設備事故,形成電氣火災隱患。故對電流型設備還 可采用“相對溫差”法來判別隱患存在與否。
  “相對溫差”是指設備狀況相同或基本相同(指設備型號、安裝地點、環境溫度、表面狀況和負荷電流等)的兩個對應測點之間的溫差,與其中較熱測點溫升的比值,其數學表達式為
  Δτ(%)=(τ1-τ2)/τ1×100(%)(3)
  其中:
  τ1——溫度較高測點的溫升,(℃);
  τ2——溫度較低測點的溫升,(℃)。
  通常,當Δτ≥35%時,就可以診斷該設備存在缺陷,應予以跟蹤監測,必要時要安排計劃檢修。
  3.2.2 同類比較法
  同類比較法是指在同類設備之間進行比較,所謂“同類”設備的含義是指同一回路的同型設備和同一設備的三相,即它們的工況、環境溫度相同可比時的同型設備,通常也稱做“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具體作法就是對同類設備的對應部位溫度值進行比較,可以比較容易地判斷出設備是否正常。在進行同類比較時,要 注意不能排除有三相設備同時產生熱故障的可能性,雖然這種情況出現的幾率相當低。同類比較法適用范圍廣,包括電流型和電壓型設備,也包括對內、外部故障的診斷。

4.結束語
  紅外檢測技術具有很多優點,如:測試時不接觸用電設備,不影響受檢單位的正常工作,能夠準確、直觀地顯示電氣火災隱患部位和嚴重程度,且可以進行計算機分析,科學地做出電氣火災隱患診斷結論,并具有操作簡便、檢測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安全性強、檢測時可與用電設備保持安全距離,適用范圍廣,可用于各類型 用電設備及配電線路的檢查等。但是,由于紅外檢測儀器測量的都是物體的表面溫度,而電氣設備內部的溫度因結構復雜而不能準確地測出,所以必須與其他測量技術和科學方法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發揮它的作用。另外,紅外檢測技術主要針對過熱型火災隱患的檢測,對于電火花型電氣火災隱患應采取超聲波檢測。
  紅外檢測技術現已發展成一門倍受矚目的高新技術,隨著社會生產和生活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作為電氣防火不可缺少的檢測手段,紅外探測技術必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